近日,海慈醫療集團肺病科呼吸腔鏡診療中心介入團隊在姜文青主任醫師的指導下,完成一例超聲小探頭氣管鏡下肺外周結節活檢術(EBUS-GS),這標志著集團肺部結節診斷技術又取得新突破。
65歲的徐阿姨一年前出現咳嗽、無明顯咳痰的癥狀,曾間斷應用抗生素治療效不佳,咳嗽逐漸加重,多次在當地醫院就診,檢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葉占位、右肺多發結節,大的約5mm,右側胸腔有積液,到海慈醫療集團進一步治療。
入院后,姜文青主任醫師帶領主管醫師詳細分析患者胸部CT等影像資料,結合患者基本病情綜合分析認為,該病灶位于肺外周,常規支氣管鏡檢查很難取得有效活檢標本,活檢陽性率低。
經討論后決定為這名患者實施超聲小探頭氣管鏡下肺外周結節活檢術(EBUS-GS),由普通電子支氣管鏡以及鞘管引導,利用直徑僅為2mm的超聲小探頭進行氣道內病變部位定位。超聲小探頭可以克服傳統支氣管鏡的缺點,能夠探及第五、六級甚至更遠端的支氣管,達到肺外周病灶,進行活檢、刷檢、穿刺等多種檢查。
隨后進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氣道內沒有見到可疑新生物及粘膜改變,在右肺下葉后基底段開口處鏡身已不能通過,此時經工作通道放入超聲小探頭,深入約3cm可見不均質異?;芈?,在鞘管引導下取活檢,整個操作規程10余分鐘,操作精準、創傷小,患者無明顯不適?;顧z病理確診為肺腺癌,對該名患者明確了診斷。
超聲小探頭引導的肺外周活檢,突破了傳統支氣管鏡僅能進入較大支氣管的技術瓶頸,提高了支氣管鏡的檢查范圍,是肺癌早期診斷介入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對肺部結節的診斷更為精準,尤其對肺癌的分期、治療方案、預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肺部結節診斷的關鍵是取得病灶組織進行病理診斷,明確診斷能讓患者得到準確的對癥處理。肺病科呼吸腔鏡介入診療中心這一新技術的開展能夠取得肺外周結節、腫大淋巴結的精準定位,大大提高了肺部周圍病變支氣管鏡活檢的效率、準確性和安全性,減少了患者的創傷。